從桐廬縣外接式硬碟坐上大巴,通往環溪村、荻浦村、深澳村的旅途一路順暢。古樸,優美,這些關鍵詞與“美麗鄉村”聯繫在了一起。
  不房屋買賣過,對桐廬縣交通局退休幹部許馬爾來說,每次踏上通往這些古村落的公路,他感觸最深的卻是渴望、艱辛,“桐廬的發展是從路開始的。”
  在許馬爾眼裡,無論是鄉間小道、租屋盤山公路,還是寬闊大路和高速公路,沒有這些路,就沒有桐廬旅游業發展的現在和欣欣向榮的未來。
  許馬mSATA爾不會忘記,1979年5月11日的上午,深澳村一位母親抱起孩子,讓他看著大客車的後視鏡,一遍又一遍。男女老少擁擠在大客車周圍,圍著汽車轉圈,伸手摸著車門、車燈、車輪。
  坐在車上的許馬爾心裡五味雜陳,唯一能做的,只是叫每輛客車的司機趕快打開車門,台東民宿讓擁擠著的媽媽和孩子們滿足一下坐車的滋味。
  這一天,桐廬縣江南公路通車了,不少村民第一次目睹了有客車從自家門前開過。
  江南公路是許馬爾參與修的第一條路。此前,桐廬縣自電廠大壩下游起的富春江南岸共有9個公社,人口占全縣三分之一,卻沒有公路。之後,許馬爾的生活便與這座旅游縣的公路連在一起。
  大溪村,被諸多峽谷、山溪和峰巒包圍著,風景優美,但與世隔絕。所有原住民說著地道的江山話,但很少人能走出大山。
  1992年5月,許馬爾第一次走進大溪村修路。交通工程技術人員爬上壁立的懸崖,完成定線、測量工作,築路民工腰系在保險繩立在峭壁上,一個個揮舞著炮釺。
  渴了,就喝上一口清冽的泉水;夜晚來了,就在大山的懷抱中沉睡。所有人就在鄉親們盼修路、盼致富、盼走出山溝的願望中堅持了下來。許馬爾說,這是他一輩子都難以忘卻的一條路。
  桐廬一點一滴的變化在司機的眼裡最明顯。來自河南的陳師傅在桐廬開了14年的車,十多年前,他的貨車能到的範圍有限,很多河流、山谷都修不了橋。而現在,開出租車的他只要一踩油門,就能帶著客人快速到達桐廬幾乎所有的角落。
  此刻,他車輪下的道路,是桐廬縣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、建設里程最長的公路交通基礎項目——05、16省道。
  瑤琳鎮東洲村,過去因江流而分割,曾是桐廬唯一不通路的行政村。05省道的建成,兩座現代化的橋梁把鄉村與城市的距離一下拉近,由此開發的“紅燈籠外婆家”為老百姓帶來了無限的旅游商機。
  許馬爾反覆提及“對路的渴望”。他眉宇緊皺、凝神定望,似乎沉浸在過去30年的回憶間。他說,年輕一輩無法理解那種渴望,自然不會對通路的激動感同身受。
  休閑鄉村、全域旅游、縣城游,這些戰略打造了桐廬旅游的品牌。30餘年的公路生活,許馬爾走遍了桐廬大山的角角落落,公路人也留下了上百條大路小路。每一條路,都像是公路人千辛萬苦孕育出來的孩子。
  2012年1月,《浙江日報》刊登了一首歌頌“老公路人”許馬爾的詩歌,裡面說:“我要選50條公路寫50篇文章”。
  今天,許馬爾又有了新的心愿:選三四十個村子,寫三四十篇文章,以公路的記憶串聯起桐廬美麗的鄉村。
  (蘇州大學羅燕波)  (原標題:休閑鄉村的公路記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50nafvc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